名称:
|
鹿藿根
|
别名:
|
|
出处:
|
出自《湖南药物志》
|
来源: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平。苦
|
归经:
|
肺、脾、大肠
|
功效:
|
痛经、解毒、消积、活血止痛
|
应用举例:
|
①治小儿疳积:鹿藿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月经痛:鹿藿根三钱,川芎三钱,木防己四钱,算盘子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疖毒:鹿藿根煨熟,加盐捣烂涂敷。(《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蛇咬伤:鹿藿根捣烂敷伤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瘰疬:鹿藿根五钱。用瘦肉二两煮汤,以汤煎药服。(江西《草药手册》)
①治小儿疳积: 鹿藿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月经痛: 鹿藿根三钱,川芎三钱,木防己四钱,算盘子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③治疖毒:鹿藿根煨熟,加盐捣烂涂敷。(《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蛇咬伤: 鹿藿根捣烂敷伤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⑥治瘰疬: 鹿藿根五钱。用瘦肉二两煮汤,以汤煎药服。(江西《草药手册》)
|
用法: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
注意事项:
|
|
性状:
|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