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大婆参                                                             
                                                        
                                                     | 
                                                	
                                            	
                                            	
                        
                            
| 
                                
                                别名:
                                
                                             | 
                                                                                                                                        
                                                    
                                                        
                                                            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木蒴藋、接骨草、续骨木、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青杆错、白马桑、插地活、舒筋树、根花木、木本接骨丹、九节风、接骨木                                                             
                                                        
                                                     | 
                                                	
                                            	
                                            	
                        
                            
| 
                                
                                出处:
                                
                                             | 
                                                                                                                                        
                                                    
                                                        
                                                            出自《唐本草》                                                             
                                                        
                                                     |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 
                                
                                性味:
                                
                                             | 
                                                                                                                                        
                                                    
                                                        
                                                            平、寒、无毒。苦、甘                                                             
                                                        
                                                     | 
                                                	
                                            	
                                            	
                        
                            
| 
                                
                                归经:
                                
                                             | 
                                                                                                                                        
                                                    
                                                        
                                                            肝                                                             
                                                        
                                                     | 
                                                	
                                            	
                                            	
                        
                            
| 
                                
                                功效:
                                
                                             | 
                                                                                                                                        
                                                    
                                                        
                                                            活血、祛风利湿、止血、利湿、止痛、镇痛、除风、祛风、痈肿、行血、续筋骨、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 
                                                	
                                            	
                                            	
                        
                            
| 
                                
                                应用举例:
                                
                                             | 
                                                                                                                                        
                                                    
                                                        
                                                            ①治打损接骨: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枘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  ②治肾炎水肿: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漆疮: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⑤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①治打损接骨: 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未,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抐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②治肾炎水肿: 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漆疮: 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 
                                                	
                                            	
                                            	
                        
                            
| 
                                
                                用法:
                                
                                             | 
                                                                                                                                        
                                                    
                                                        
                                                            0.5~1两;外用适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研末撒。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孕妇忌服。《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 
                                                	
                                            	
                                            	
                        
                            
| 
                                
                                性状:
                                
                                             | 
                                                                                                                                        
                                                    
                                                        
                                                            干燥茎枝,多加工为斜向横切的薄片,呈长椭圆状,长2~6厘米,厚约3毫米,皮部完整或剥落,外表绿褐色,有纵行条纹及棕黑点状突起的皮孔;木部黄白色,年轮呈环状,极明显,且有细密的白色髓线,向外射出,质地细致;髓部通常褐色,完整或枯心成空洞,海绵状,容易开裂。质轻,气味均弱。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性状鉴别接骨木茎枝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5-12mm。表面绿褐色,有纵条纹及棕黑色点状突起的皮孔,有的皮也呈纵长椭圆形,长约1cm。皮部剥离后呈浅绿色至浅黄桂冠色。体轻,质硬。加工后的药材为斜向横切片,呈长椭圆形,厚约3mm,切面皮部褐色,木部浅黄白色至浅黄褐色,有环状年轮和细密放射状的白色纹理。髓部疏松,海绵状。体轻。气无,味微苦。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有呈螺状或网状加厚的细胞群,内侧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髓细胞有时显的单纹孔。本品皮层、韧皮部及髓部的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砂晶。                                                             
                                                        
                                                     |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