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假砂仁
|
别名:
|
山姜、九姜连、华良姜、小发散、行杆、竹节风、箭杆风
|
出处:
|
出自《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逊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温。辛、微苦
|
归经:
|
胃、脾
|
功效:
|
行气止痛、除湿、消肿、解疮毒、除风湿、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止咳平喘
|
应用举例:
|
治产后风痛:箭杆风、过江龙、槟榔钻、血风藤、血党、五指牛奶、石菖蒲、小钻(各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洽产后风痛:箭杆风、过江龙、摈榔钻、血风藤、血党、五指牛奶、石菖蒲、小钻(各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
用法:
|
0.5~1两,水煎服或作酒剂或捣烂外敷。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熏洗。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鲜品捣敷。
|
注意事项:
|
|
性状:
|
性状鉴别:果实呈球形,两端略尖,长约2cm,直径1.5cm,黄棕色,略有光泽,有10数条隆起的纵棱,顶端具一突起,为花被残基,基部有的具果柄断痕。种子团瓣排列疏松,易散落,假种皮膜质,白色。种子为多面体,长4-5mm,直径3-4mm。味淡,略辛。显微鉴别:2.1.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类方形。下皮为2-3列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排列,内含黄褐色物,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中散有类圆形油滴;内种皮为1列栅状石细胞,棕黄色,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粉末特征:灰棕色。①假种皮细胞较大,常成团;单个细胞呈纺锤形,有的呈椭圆形,末端多修大,腔胞中含颗粒状物。②皮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常见下皮细胞与之重叠。③下皮细胞壁保④.石细胞多用状或类圆形。⑤油细胞较大,卵圆形,含棕色物。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