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大暗消
|
别名:
|
半架牛、牛奶藤、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白叶藤、牛角蘑、白都宗、大奶浆藤、海上霸王、古钩藤
|
出处:
|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毒、寒、平。淡、苦
|
归经:
|
心、肝、肺、膀胱、大肠
|
功效:
|
舒筋活络、消肿、镇痛、利尿、催乳、解毒、活血、消肿止痛、消肿解毒
|
应用举例:
|
治跌打损伤,骨折,腰痛,腹痛:半架牛根研末,每服一分;或每用二钱,泡酒二斤,每次五毫升,日服三次。(《云南中草药》)
|
用法:
|
每服1分,研末冲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或根、叶研末敷患处。
内服:研末,0.5~1分;或浸酒。
内服:研末,0.3g;或浸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
注意事项:
|
|
性状:
|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5-3cm。表面黑褐色,有纵向皱纹,偶有横裂纹。质硬,横断面白色,皮部有棕色小点,导管孔径大。气香,味微辛。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栓内层有石细胞2-10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一类长圆形,长径28-112μm,一类类圆形,直径15-70μm。韧皮部有分泌细胞散在,类方形或长方形,长径25-60μm,短径20-28μm,内含棕色分泌物。木质部束2-50个放射状排列,导管直径20-320μm。粗根中央有石细胞群。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