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白花石蚕
|
别名:
|
庐山香料、野霍香、泡草、香柯柯、细沙虫草
|
出处:
|
出自《贵州草药》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温、平。微甘、辛
|
归经:
|
胃、脾
|
功效:
|
解毒、健脾利湿、利湿、祛风
|
应用举例:
|
①治痢疾:细沙虫草、截叶铁扫帚根各五钱。煨水服。 ②治白斑:细沙虫草、虎掌草根、野棉花根、山苏麻、响铃草各三钱,煨水服;并煨水外洗患处。
|
用法:
|
细沙虫草、截叶铁扫帚根各5钱,水煎服。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服。
|
性状:
|
1.性状鉴别根茎扁圆柱形,稍扭曲或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密被膜质、线状披针形鳞片,长约4mm,灰白色,基部圆形,红棕色;须根多数,棕褐色,除去鳞片、须根后,表面棕黑色,有不规则纵皱纹。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绿色,有点状维管束。气微,味淡。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小形细胞,外被角质层,表面凹陷处着生丁字形鳞片;鳞片由多细胞组成,内含红棕色物质。分体中柱4-11个断续排列近环状,紧靠分体中柱周围的细胞,壁增厚,并具纹孔。内皮层细胞有明显的凯氏点。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