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医养生早养生活百岁孙思邈长寿之道

回复0 | 查看1123
楼主
小涵(25级)
楼主2023-3-29 08:55:55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中医养生早养生活百岁孙思邈长寿之道

【中时电子报】

林昭庚(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教授)对于养生,中国人可说是世界上最懂得保健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就有许多与养生相关的文献论述,其中最具代表的养生保健实践家就是享年一百零一岁的孙思邈。(这位孙思邈就是我最尊崇的医师)

因体弱多病苦习医术成一代大师

因年轻时期体弱多病,而刻苦研习山支黄之术的孙思邈,具有广博的药物学知识基础,对摄生、食疗、针灸、预防等方面均有极深的研究,他至百岁仍能视听不衰,更成为唐代名极一时的医学大师。(这可以说明一件事,我国唐朝时期根本没有维他命跟抗生素及疫苗等,我们就可以活如此长,所以现在的西医学是错误的,它们让我们更痛苦更短命.)

其著作《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等书,便集结了前代医、道、儒家与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认为「养性」与「养老」乃延年之本,其中包含的范围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甚至优生医学与饮食疗法。

调摄情志、节欲固精养性之法

关于养性之道,孙思邈认为应做到调摄情志,节欲固精,在情志上保持乐观,房事与饮食均需有节制;「食养、食治与药疗」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饮食习惯,以防损伤脾胃,妨碍气血而致病,并强调食疗与药疗法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运动健身与调气摄养」他认为人们可施行适当运动及气功,如按摩健身法、调气法、内视法等,藉由吐故纳新、动静结合,达到健身目的。

陶冶性情、生活有常养老之道

而「养老之道」则是指老年人的养生,即现代通称的「老年医学」,孙思邈认为五十岁以上的人即为老年人,此时期可能因生理上之衰老而引起许多精神病变与多病的老化现象,因此其主张养老之要应当陶冶性情、要生活有常、须饮食有节、行调身按摩,即是指老年时期的养生应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的生活、适当的饮食及适度的运动。

其实在传统医学观点,认为人的正气可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如细菌、病毒等一些致病因子的能力,一般来说,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功能失调,加上外来致病源入侵所引起,只要能补充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机能运作,增加抵抗力,就不容易感染疾病。

不吃药能治病养生上策

所谓「养生」便颇有「上工治未病」的道理,即在病未发之前事先利用各种方法来调和体质,使身体强健免于疾病的侵犯,甚至预防其发生,若能达到「不吃药而能治病」才是养生上策。

孙思邈的养性与养老观点,不仅是他能年寿百余岁的成功诀窍,也丰富了中国养生长寿的理论,最后,我们必须强调一点,养生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人生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保养重点,而及早开始注意健康,才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评论

这个例子可以十足的证明现代西医学是错误的,只有中医是对的,民众应该多学习这位古代中医的学术与医术,接近中药,远离西药,我再举一例来说明中医有多好,我们如果去参观古代尸体,无论是埃及人的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这些上千年以上的古尸,他们的骨骼都还完好,反观现代的人,居然有许多还是活着的人,骨头就已经出现疏松,流失钙质,你们想想看有多可怕多可怜了,现代人之所以会不如古人,就是因为太迷信西医学了,太相信西药,太相信维他命了,所以才有今天的结果出现,我国唐朝时期有西医学吗?因此我希望大家生活尽量自然,不要想不开,多接触中医药,多多向古人学习,如果这样,你当然可以像这位孙思邈一样,活得快乐高兴又长寿健康了.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4-11-23 18:04 , Processed in 0.1348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