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梅雨季将来临慎防髋部骨折 更新日期:2007/05/1009:29记者:【陈旻苹、王超群/台北报导】 梅雨季将临,医师呼吁妇女、老人做好防滑防跌准备,以免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最应注意!由中华民国骨科医学会、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联合针对全台北、中、南医学中心25位骨科医师进行的一项「髋部骨折危险调查」结果发现,梅雨季是髋部骨折的高峰期,而门诊髋部骨折案例5月起开始也有增加现象。(这里的髋部,就是我说的骨之初位,一旦有初期的骨质疏松症时,首先会断裂的骨头位置就是这里了。) 高达七成的受访医师从临床经验中发现,气候对于髋部骨折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中华民国骨科医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医院骨科部主任陈文哲医师表示,每年髋部骨折新增案例发生率,依据统计显示是乳癌的两倍,而死亡率跟乳癌末期相当。对照长庚医院2006年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统计报告,5月和6月梅雨季因严重髋部骨折而住院的人数占全年比率最高,每天至少一位因髋部骨折而入院的个案。(这些妇女与老人会有这种问题,就是拜西药之赐。) 该项调查结果指出,「多数患者不了解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性」,「缺乏维生素D、少运动、家族史、没有定期检测」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四大危险因子,其中尤以缺乏维生素D为最。(这里说的维生素D,民众千万不要去买来吃,这是你去晒太阳后,身体自然会产生的物质,不是去吃替代品,如此只会更坏。) 调查发现,多数病患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并没有及时就医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延迟就医四个族群如:偏好先寻求民俗疗法的「偏方一族」、髋部骨折发生时无家人陪伴的「钥匙父母族」、害怕开刀或进一步治疗的「鸵鸟心态族」、甚至还有已经骨折但自己浑然不觉的的「后知后觉族」。其中,「偏方一族」的比例最高,国人偏好先以推拿、擦药酒等民俗疗法处理患部但却可能因此延误病情。 现代人工作忙碌,子女常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易导致未在发生髋部骨折的第一时间送医。陈文哲表示,「后知后觉族」可能是因为初期尚未有明显痛觉,加上警觉性不足,临床上有不少案例,长达半年后才就医检查,发现已发生骨折。 陈文哲表示,依据最新美国医学协会期刊JAMA发表的骨松临床实验,对于「已发生骨松性骨折的患者」,建议应持续长期治疗,但对于「已有骨松但尚未发生骨折者」,最新骨松骨折治疗10年追踪研究发现,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使用5年,预防骨折约可达10年。台湾目前对于骨松引起的髋部以及脊椎骨折病患的治疗,已有治疗药物纳入健保给付。病患应避免擅自停药,而影响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