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紫金血藤
|
别名:
|
气藤、血藤、红香血藤、大伸筋、西五味、药五味、红九股牛、黄皮血藤
|
出处:
|
《四川中药志》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性味:
|
温。酸、甘、微辛
|
归经:
|
肝、脾
|
功效:
|
止汗涩精、祛风除湿、敛肺止咳、活血止痛
|
应用举例:
|
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泡开水服。 ②治贫血: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钱,石豇豆五钱。煎水服。妇女加天青地白草一两,白指甲花三钱;男性加左转藤四钱。 ③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一两,杜仲一两,木瓜一两,五加皮一两,鸡矢藤根一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关节痛:气藤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神经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
用法:
|
根、藤3~5钱;果1~2钱。
|
注意事项:
|
《四川中药志》:血虚气弱的孕妇忌服。
|
性状:
|
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厘米的段落,径约2~6厘米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但少里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者为佳。
|
炮制:
|
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