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眼睛草
|
别名:
|
望北京、一支林、石骨丹、乌来草、下山连、山七
|
出处:
|
《生草药性备要》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
|
性味:
|
凉。微苦、酸
|
归经:
|
肝、肾
|
功效:
|
退翳明目、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
应用举例:
|
①治诸淋:干倒地铃三钱,金钱薄荷二钱。煎汤服。 ②治大小便不通:干倒地铃五钱。煎汤冲黄酒服。 ③治糖尿病:棕仔草鲜草二两。煎服。 ④治跌打损伤:倒地铃三至五钱。研末,泡酒服。 ⑤治疔毒:倒地铃鲜草合冷饭粒及食盐少许捣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治百日咳:倒地铃干草三至五钱。水煎调冰糖服。(《闽南民间草药》)
|
用法:
|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冷却过滤作滴液用。
|
注意事项:
|
|
性状:
|
干燥全草,茎粗2~4毫米,黄绿色,有深纵沟槽,分枝纤细,多少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粗糙。叶多脱落、破碎而仅存叶柄,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暗绿色。花淡黄色,干枯,与未成熟的三角形蒴果附于花序柄顶端,下方有卷须。气微,味稍苦。以全草叶多、足干为好。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