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小青草
|
别名:
|
喜花草、披麻草、亮星草、亮叶子草、岩莲、小白草、惊风草
|
出处:
|
出自《云南中草药》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凉。苦
|
归经:
|
肝、脾、大肠
|
功效:
|
消积、定惊、痈肿、燥湿、解毒、清肝、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
应用举例:
|
①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腓肠肌。(《云南中草药》) ④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⑤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 ⑥治肾盂肾炎:爵床三钱,地菍、凤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桃(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剂,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 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⑨治筋骨疼痛: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⑩治疳积:小青草煮牛肉、田鸡、鸡肝食之。(《纲目拾遗》) ⑾治雀目:鸡肝或羊肝一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钱。安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吃肝。加明雄黄五分尤妙。(《百草镜》) ⑿治口舌生疮: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痈疽疮疖:小青草捣烂敷。(《本草汇言》) ⒁治瘰疬:爵床三钱,夏枯草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⒂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捣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①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跳肠肌。(名云南中草药》)④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苑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⑤治黄痘,劳疟发热,缓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⑥治肾孟肾炎:爵床三钱,地葱、风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挑(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剂,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⑨治筋骨疼痛: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⑩治府积:小青草煮牛肉、田鸡、鸡肝食之。(名纲目拾遗》)(11)治雀目:鸡肝或羊肝一具(不落水)p4.青草五钱。安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吃肝。加阴雄黄五分尤妙。(《百草镜》)(12)治口舌生疮: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13)治痈疽疮宛:小青草捣烂敷。(《本草汇言☆)(14)治撬疯:爵床三钱,夏枯草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15)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捣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
用法:
|
2~3钱,水煎服。
内服:煎汤,1~3钱。
内服:煎汤,3-9g。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服。
|
性状:
|
性状鉴别全草长约40cm。须根黄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近两年革质,圆菱形或扁椭圆形,3浅裂,背面有时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花小,萼片早落;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长线形,先端尖锐,花丝丝状;子房扁椭圆形,柱头箭头形。
|
炮制:
|
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等,鲜用;或晒干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