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阴陵泉
|
别名:
|
阴陵。
|
归经:
|
足太阴脾经
|
定位:
|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
解剖:
|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
主治:
|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
穴义:
|
脾经气血在此会合,合穴,属水。
|
针刺:
|
直刺l一2寸。
|
备注:
|
足太阴经所人为
|
名词解释:
|
1)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也。阴陵泉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泉。阴陵名意同阴陵泉。2)脾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故为脾经合穴。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脾经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对外输出的是地部水液,与脾经本身的湿热气血相比,本穴的外传之液体现了水的阴寒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
配伍:
|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地部经水以及由脾土蒸发的气态物。
|
规律:
|
脾土微粒沉积穴周,经水由本穴渗入地之地部,气态物则循脾经上行。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注:胫骨内侧,按到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下针不要贴到骨边下,要过来一点,不要贴到骨边,因为会很痛。水肿,膝盖痛。如果有水症,阴陵泉会有压痛点。下针:一寸半。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大穴,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前列腺肥大。下针的深浅:病浅下得浅,病深下得深。膝盖痛双腿无力。
|
治法:
|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