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阳池
|
别名:
|
别阳,发阳。
|
归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定位:
|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
解剖:
|
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
主治:
|
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
穴义:
|
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原穴。
|
针刺:
|
直刺0.3-0.5寸;可灸。
|
备注:
|
三焦经原穴。
|
名词解释:
|
1)阳池。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阳池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阳池。2)别阳。别,离别也。阳,阳气也。别阳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由此别走厥阴心包经。本穴物质为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因其强盛饱满,而与之相表里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部位天之上部的阳气虚弱,因此三焦经的阳气由本穴别走厥阴心包经,故名别阳。3)发阳。发,生发也。阳,阳气也。发阳名意指三焦经在此生发阳气。理同阳池名解。4)三焦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三焦经原穴。
|
配伍:
|
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
规律:
|
一是别走厥阴心包经,二是循经上传外关穴。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未做解释。
|
治法:
|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