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手三里
|
别名:
|
三里,鬼邪,上三里。
|
归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定位:
|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
解剖:
|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
主治:
|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
穴义:
|
大肠经浊气在此降地并覆盖较大的范围。
|
针刺:
|
直刺0.8~1.2寸。
|
备注:
|
|
名词解释:
|
1)手三里。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手三里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在手三里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故名手三里。三里、上三里之名意与手三里同。2)鬼邪。鬼,与神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地部。邪,指邪气。鬼邪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水湿。本穴物质为大肠经经气中浊降于地的经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湿,今受之水湿,实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
|
配伍:
|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之水。
|
规律:
|
天部的水湿云气沉降于地,地部的水液一部分渗入脾土之中,一部分气化上行曲池穴。
|
倪师注解:
|
三里也叫手三里,另外一个名称叫扭伤穴。有人腰扭伤,扭伤穴针下去,左右捻捻,叫病人慢慢活动,扭伤就开了。比如说,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了,赶快针手三里。
|
治法:
|
寒盛则补之或点刺出血,湿盛则泻之,热盛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