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头临泣
|
别名:
|
临池。
|
归经:
|
足少阳胆经
|
定位:
|
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
解剖:
|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
主治:
|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玻
|
穴义:
|
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
针刺:
|
平刺0.5-0.8寸;可灸。
|
备注:
|
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
名词解释:
|
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头临泣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头临泣。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
配伍:
|
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
规律:
|
大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胆经上行目窗穴。
|
倪师注解:
|
平常我扎头临泣的时候怎么扎,病人躺着面朝上,我这样从上面看病人的眼睛,鼻子在这,假设病人的头在这边,鼻子在这边,眼在这边,嘴巴在这边,他是面朝上,我看他眼珠一条线,在心里画一条线,从这到发际一寸半的地方,一摸就有一个骨缝。那就是头临泣。头临泣和目窗,尤其是治风泪,风一吹就流泪,这种症状很多。这两个都是眼科的大穴及近取穴,在近取穴的时候是不分虚实的,通通可以用。从头临泣直直往后一寸半就是目窗,目窗再往后一寸半,沿着下来就是正营,再过来是承灵,再过来是脑空,再过来就是风池。从这头中间,后面大部分是治疗头痛、头昏、眩的穴道。前面是治眼科的穴,因为胆经有络到上面,络到眼睛的上方。胆经在这个地方比较复杂一点。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经络的走向。胃经只到头维,最上面是督脉,再过来膀胱经,再来是胆经,再过来是三焦经,都在这边。那临床的治症呢?你可以看一下书。我们用到最多的穴道是风池穴。风池穴,首先先讲下针的手法,这是大筋和脑后骨,从这大筋和脑后骨下方最凹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风池。这后面两个大筋的中间就是风府穴,对不对?
|
治法:
|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