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太白
|
别名:
|
大白。
|
归经:
|
足太阴脾经
|
定位:
|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解剖:
|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
主治:
|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
穴义:
|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
针刺:
|
直刺0.5~0.8寸。
|
备注:
|
足太阴经所注为
|
名词解释:
|
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太白同,大,通太。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
配伍:
|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
规律:
|
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
倪师注解:
|
再来是太白穴。穿过脚旁的大骨后面,这个骨缝的下方。骨前是大都,绕过骨头后面的地方是太白穴。下针的方式是直针下。不是下在它的上方,因为上方是阳经,要下在下面,阴经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俞穴第一个,按时间发的病,脾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气血是在这两个小时走在脾。所以你的脾很实,脾气很旺的时候,四肢肌肉都很旺,所以九点到十一点是最有力的。很多员工一开始上班,大家都很累,那就是脾虚。想办法让他们多跑步,多"呼"啊,这样可以实脾、也不会生虫了。或者按时间下针,员工懒得动,一针太白,员工就清醒过来了。用俞穴,按时间发的病都没了。同时,因为属性相同,在俞穴上做补泻,虚实都可以。今天有个病人要扎大都,因为是虚症,但有人没有脚大拇趾。那怎么办,扎太白嘛!不要说:"我没有办法治他",你还是可以选太白嘛!
|
治法:
|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