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风门
|
别名:
|
热府,背俞,热府俞
|
归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定位:
|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解剖:
|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
主治:
|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
穴义:
|
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
|
针刺:
|
斜刺0.5~0.8寸。
|
备注:
|
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
名词解释:
|
1)风门。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2)热府。热,气血物质在本穴受热也。府,府宅也。热府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理同风门名解。热府俞名意与热府同。3)背俞。背,气血物质来自背部各穴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穴。理同风门名解。4)手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为背俞各穴传来,性湿热,与小肠经气血同性,故为手足太阳之会。
|
配伍:
|
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湿热的风气。
|
规律:
|
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且为风行之状。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注: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
|
治法:
|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