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颅息

回复0 | 查看91
楼主
小编(21级)
楼主2023-5-17 17:48:34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只看大图
穴位讲解
穴名: 颅息
别名: 颅骢。
归经: 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 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 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穴义: 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针刺: 平刺0.2-0.5寸;可灸。
备注:
名词解释: 1)颅息。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2)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配伍: 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玻
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规律: 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倪师注解: 倪海厦老师:注:骨头上方凹洞。取穴治耳鸣、耳流脓。一般只要是耳朵后面的问题,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你就在上面点刺放血。因为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痉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尤其是脑膜炎。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穴位图:
本帖最后由 小涵 于 2023-5-25 11:37 编辑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最新发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5-1-10 01:34 , Processed in 0.112571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