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立夏后养生

回复0 | 查看161
楼主
观缴生(6级)
楼主2023-5-6 16:44:58 来自手机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养心首要调情绪
在中医里面,有“情志病”一说,情志泛指人的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正所谓:“心为君主之官”,七情中尤以怒、悲、恐等对身体的影响为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不少人因大怒、大悲、恐惧等诱发身体的不适,所以善养心者必须节制情绪,切勿过激。
《黄帝内经》中有夏季“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素问》也提到“使志无怒”,就是说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淡泊宁静的心境很重要。
立夏以后,阳气逐渐旺盛,但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属于暮春的状态,春季肝气升发,情绪会有所影响。很多人会发现,春季经常会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这与阴阳平衡有一定关系。所谓“心不乱则神安,神安则寐足”,就是说心里不胡思乱想,神志也会随心而静,自然也会睡得好。而睡眠的好坏,对五脏六腑均有影响。
起居宜“夜卧早起”
夏季白天长,人代谢消耗大,藏养阳气的优质睡眠是白天精力旺盛的基础。“夜卧早起”,古时养生早起为寅初(北京地区北京时间3点),晚起为卯初(5点),早睡为戌初(19点),晚睡为亥初(21点)。
卯初(5点)起床活动,至少半小时以上,可做室内太极拳、站桩、拍打身体、按摩等运动,也可以进行拖地、擦桌、洗衣等家务劳动以及洗漱等个人卫生,顺一日“惊蛰”(卯初)生发少阳之气,天亮后再出门活动,“使气得泄”。尚未养成卯初(5点)起床习惯时,活动后会发生困倦,可再睡回笼觉到自然醒或需要醒来的时间。
白天活动如手机用电,夜间睡眠如手机充电。亥初(21点)为一日的“立冬”,亥初(21点)至寅初(3点)为一日的冬季,日冬即眠,保五脏六腑之阳气敛藏于肾,是次日正常“用电”的前提。
冬应寒水,日冬阴气盛,阳气衰,老年人的阳气日薄西山,少年儿童阳气稚嫩,体弱重病者阳气虚弱,亥初(21点)不睡,阳气易被阴寒之气侵袭,故此三种人宜在亥初(21点)前入睡,年轻人或气足、气盛者最晚于亥正(22点)前入睡为宜。
夏”后要午休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人们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 增加午休,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立夏”后,白天长夜间短,晚间睡眠往往不足,老百姓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的血供就更为减少。所以,人们中午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长,一旦醒来就急忙去工作或学习,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
夏日午睡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睡。
阳气渐旺勿贪凉
正所谓“春夏养阳”,立夏以后,脏腑调理进入到了养心的阶段,那么在食物方面又什么讲究吗?
一般来说,立夏的饮食宜清淡、苦寒、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避免食用黏腻、甜腻、难消化的食物,也不建议吃得过饱;多喝汤水,并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摄入。味酸的食物能起到敛汗、止泄泻的作用。比如西红柿,就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脾虚者夏令时节养生,应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记载说,立夏后,皇帝会给官员们发冰饮,但是从养生角度而言,身体的保养不宜贪凉,阳气渐旺,毛孔舒张,凉气容易侵入腠理,并有“秋后算账”之说。
此外,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出汗较多,过多的冰镇刺激会耗伤脾胃;贪吃生冷食物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清洁引致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因此,不建议过食冰激凌、冰水等食物。
饮食低脂宜清淡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水煮鱼。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人若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 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4-9-20 14:40 , Processed in 0.09687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