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南瓜蒂
|
别名:
|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
来源: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平。苦、微甘
|
归经:
|
肝、肺
|
功效:
|
安胎、利水、解毒
|
应用举例:
|
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
用法:
|
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注意事项:
|
|
性状:
|
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性状鉴别本品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5cm,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关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条,纵向延伸至蒂端。技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