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山烟                                                             
                                                        
                                                     | 
                                                	
                                            	
                                            	
                        
                            
| 
                                
                                别名:
                                
                                             | 
                                                                                                                                        
                                                    
                                                        
                                                            莨菪子、牙痛子、熏牙子、莨蓎子、小颠茄子、熏牙子、莨菪实、米罐子、熏牙子、天仙子                                                             
                                                        
                                                     | 
                                                	
                                            	
                                            	
                        
                            
| 
                                
                                出处:
                                
                                             | 
                                                                                                                                        
                                                    
                                                        
                                                            出自《本经图经》。1.《纲目》:莨菪、云实、防葵、赤商陆,皆能令人狂惑,昔人有未发其义者,盖此者皆有毒,能使痰迷心窍,蔽其神明,以乱其视听故耳。2.《日华子本草》:莨菪子有毒,甘草、升麻、犀角并能解之。                                                             
                                                        
                                                     | 
                                                	
                                            	
                                            	
                        
                            
| 
                                
                                来源:
                                
                                             | 
                                                                                                                                        
                                                    
                                                        
                                                            《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 
                                
                                性味:
                                
                                             | 
                                                                                                                                        
                                                    
                                                        
                                                            大毒、温。苦、辛、甘                                                             
                                                        
                                                     | 
                                                	
                                            	
                                            	
                        
                            
| 
                                
                                归经:
                                
                                             | 
                                                                                                                                        
                                                    
                                                        
                                                            胃、心、肝                                                             
                                                        
                                                     | 
                                                	
                                            	
                                            	
                        
                            
| 
                                
                                功效:
                                
                                             | 
                                                                                                                                        
                                                    
                                                        
                                                            止痛、痈肿、定喘、安神、解痉                                                             
                                                        
                                                     | 
                                                	
                                            	
                                            	
                        
                            
| 
                                
                                应用举例:
                                
                                             | 
                                                                                                                                        
                                                    
                                                        
                                                            ①治五癫,反侧羊呜,目翻吐沫,不知痛处:猪卵一具(阴干百日),莨菪子三升,牛黄八分(研),鲤鱼胆五分,桂心十分(研)。上五味,切,以清酒一升,渍莨菪子,暴令干,尽酒止,乃捣令下筛。酒服五分匕,日再,当如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生葱等。(《古今录验方》莨菪子散)  ②治风痹厥痛:天仙子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半两,五灵脂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菖蒲酒下,女子芫花汤下。(《圣济总录》)  ③治积冷痃癖,不思饮食,四肢羸困:莨菪子三分(水淘去浮者),大枣四十九枚。上药,以水三升相和,煮水尽,即取枣去皮核。每于食前吃一枚,粥饮下亦得,觉热即止。(《圣惠方》)  ④治年久呷嗽:莨菪子、木香、熏黄等分。为末,以羊脂涂青纸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烧烟熏吸之。(《崔氏纂要方》)  ⑤治水泻日久:青州干枣十个,去核,入莨菪子填满,扎定,烧存性。每粟米饮服一钱。(《圣惠方》)  ⑥治赤白痢,脐腹疼痛,肠滑后重:大黄半两,莨菪子一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食前。(《普济方》妙功散)  ⑦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醋和莨菪子末,敷头上。  ⑧治恶疮似癞者:烧莨菪子末敷之。  ⑨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末茛菪子敷疮上。  ⑩治猘犬毒:服莨菪子七枚,日一。(⑦方以下出《千金方》)                                                             
                                                        
                                                     | 
                                                	
                                            	
                                            	
                        
                            
| 
                                
                                用法:
                                
                                             | 
                                                                                                                                        
                                                    
                                                        
                                                            0.06~0.6g。
内服:入丸、散,2~4分。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烧烟熏。
内服:煎汤,0.6-1.2g;散剂,0.06-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衍;煎水洗;或烧烟熏。                                                             
                                                        
                                                     | 
                                                	
                                            	
                                            	
                        
                            
| 
                                
                                注意事项:
                                
                                             |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
有大毒,内服宜慎。  ①《本经》:多食令人狂走。  ②《雷公炮炙论》:勿误服,冲人心,大烦闷,眼生星火。
有大毒,内服宜慎。  1.《本经》:多食令人狂走。  2.《雷公炮炙论》:勿误服,冲人心,大烦闷,眼生星火。                                                             
                                                        
                                                     | 
                                                	
                                            	
                                            	
                        
                            
| 
                                
                                性状:
                                
                                             | 
                                                                                                                                        
                                                    
                                                        
                                                            本品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剖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无臭,味微辛。干燥的种子,略呈肾形或宽卵圆形,两面扁平,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细密的网纹,脐点处凸出。气无,味微辛。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南、河北、辽宁。此外,吉林、黑龙江、江西、青海、陕西、浙江、西藏等地亦产。过去尚有一种进口天仙子,商品习称南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参见大青草条)的种子。外形略呈心脏形而扁平,表面红褐色或棕红色,较平坦,无网纹或突起,但边缘有一圈灰黄色透明物,遇水则成粘液状。气微,味淡。曾习用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此种进口天仙子,与上述天仙子截然不同,不能同等使用。性状鉴别(1)莨菪子种子细小,肾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具细密隆起的网纹,种脐处突起。气微,味微辛。(2)小莨菪子种子与莨菪子不易区别。以颗粒饱满、均匀者为佳。显微鉴别莨菪种子纵切面:种皮外表皮细胞呈不规则波状凸起,波峰顶端渐尖或钝圆,长至125μm,细胞壁具透明的纹理;种皮内表皮细胞1列,壁薄,内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胚弯曲,子叶细胞含脂肪油,胚根明显。                                                             
                                                        
                                                     | 
                                                	
                                            	
                                            	
                        
                            
| 
                                
                                炮制:
                                
                                             | 
                                                                                                                                        
                                                    
                                                        
                                                            《雷公炮炙论》: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乳汁黑,即是莨菪子,晒干别捣重筛用。
《雷公炮炙论》: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乳汁黑,即是莨菪子,晒干别捣重筛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