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山扫条                                                             
                                                        
                                                     | 
                                                	
                                            	
                                            	
                        
                            
| 
                                
                                别名:
                                
                                             | 
                                                                                                                                        
                                                    
                                                        
                                                            一叶萩、狗杏条、花菷条、老米饮、假金柑藤、叶底珠                                                             
                                                        
                                                     | 
                                                	
                                            	
                                            	
                        
                            
| 
                                
                                出处:
                                
                                             |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 
                                
                                性味:
                                
                                             | 
                                                                                                                                        
                                                    
                                                        
                                                            毒、平。苦、甘                                                             
                                                        
                                                     | 
                                                	
                                            	
                                            	
                        
                            
| 
                                
                                归经:
                                
                                             | 
                                                                                                                                        
                                                    
                                                        
                                                            肝、肾、脾                                                             
                                                        
                                                     | 
                                                	
                                            	
                                            	
                        
                            
| 
                                
                                功效:
                                
                                             | 
                                                                                                                                        
                                                    
                                                        
                                                            补肾、祛风、强筋、活血                                                             
                                                        
                                                     | 
                                                	
                                            	
                                            	
                        
                            
| 
                                
                                应用举例:
                                
                                             | 
                                                                                                                                        
                                                    
                                                        
                                                            1、治小儿疳积:一叶秋根五至六钱,紫青藤(即鼠李科牯岭勾儿茶)、白马骨根(即茜草科六月雪)、野刚子根(即马钱科醉鱼草)、倒压刺根或茎(即豆科云实)各五至六钱,炒黑大豆(半生半熟)十四粒,红枣五粒。水煎,冲红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2、治阳萎:一叶秋根五至六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 
                                
                                用法:
                                
                                             | 
                                                                                                                                        
                                                    
                                                        
                                                            1~2钱。                                                             
                                                        
                                                     | 
                                                	
                                            	
                                            	
                        
                            
| 
                                
                                注意事项:
                                
                                             | 
                                                                                                                                        
                                                    
                                                        
                                                                                                                         
                                                        
                                                     | 
                                                	
                                            	
                                            	
                        
                            
| 
                                
                                性状:
                                
                                             | 
                                                                                                                                        
                                                    
                                                        
                                                            性状鉴别,嫩枝条呈圆柱形,略具棱角,长约30-40cm,粗端径约2mm。表面暗绿黄色,有时略带红色,具纵走细微纹理。质脆,断面四周纤维状,中央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有时尚有黄色的花朵或灰黑色的果实。气微,味微辛而苦。根不规则分枝,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皱,疏生突起的小点或横向皮孔。质脆,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淡转涩。                                                             
                                                        
                                                     | 
                                                	
                                            	
                                            	
                        
                            
| 
                                
                                炮制:
                                
                                             | 
                                                                                                                                        
                                                    
                                                        
                                                            取连叶绿色嫩枝,扎成小把阴干备用。根:去泥土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