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猫尾草
|
别名:
|
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鱿鱼草、斑草、象鼻癀、墨鱼须草、大狗尾、象鼻花、四角苏、勾头蛇、臭柠檬、大尾尧
|
出处:
|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性味:
|
平、寒、无毒。苦、辛、甘
|
归经:
|
肺、膀胱
|
功效:
|
利尿、解毒、消肿、痈肿、清热、消痈、清热解毒、消肿解毒
|
应用举例:
|
①治癍痧腹痛:大尾摇鲜全草一至二两。煎汤服。 ②治肺炎,肺脓疡,脓胸:大尾摇鲜全草二两。煎汤调蜜服;或鲜全草二至四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③治睾丸肿痛:大尾摇鲜根二两。水煎服。 ④治小儿急惊风:大尾摇干根四钱,干黄胆草三钱,加食盐少许,水炖服。 ⑤治口腔糜烂:大尾摇鲜叶捣烂绞汁含漱,日四至六次。 ⑥治痈疖:大尾摇鲜根二两,食盐少许,水煎服;另取鲜叶以冷饭捣烂敷。(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
用法:
|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漱口。
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绞汁蜜调服。外用:煎水洗或捣汁含漱。
内服:煎汤,15-30g,鲜者50-100g;或绞汁密调眼。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含嗽。
|
注意事项:
|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
性状:
|
性状鉴别全草长40-80cm。茎多分枝,有细纵纹及短柔毛。羽状复叶;叶柄长5-10cm;托叶长三角形。小叶3-5,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2-5cm,下面有短柔毛及明显凸起的网脉。有时可见顶生的猫尾状花序,长6-30cm,花密集或脱落,花萼有长毛,花瓣暗紫色。有时可见荚果,表面有短毛。气微,味淡。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