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东方蓼

回复0 | 查看107
楼主
小编(21级)
楼主2023-5-13 23:38:20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非常用药
名称: 东方蓼
别名: 游龙、茏古、红草、天蓼、石龙、茏鼓、水荭、大蓼、荭蓼、大毛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红、岿、龙、水红、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水红花草、荭草
出处: 1.《名医别录》:荭草,如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2.《纲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据此,则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今并为一。其茎粗如拇指
来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性味: 毒、平、凉。辛
归经: 肝、脾
功效: 祛风利湿、截疟、活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应用举例: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东方蓼全草一两。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②生肌肉:水荭花根煎汤淋洗,仍以其叶晒干研末,撒疮上,每日一次,(《谈埜翁试验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东方蓼全草一两。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②生肌肉:水荭花根煎汤淋洗,仍以其叶晒干研末,撒疮上,每日一次。
用法: 0.5~1两。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淋洗。 内服:煎汤,9-15g;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或煎汁洗。
注意事项: 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着忌服。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性状鉴别瘦果扁圆形,直径3-4mm,厚约1mm。表面棕黑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平滑,有光泽,两面微凹陷,中部略有纵向隆起,先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黄色点状果柄痕,有的残留灰白色膜质花被。质坚硬。除去果皮,可见一粒扁圆形种子,外面包被有浅棕色膜质种皮,先端有浅棕色突起的珠孔,基部有一圆形种脐,胚乳白色,粉质,胚细小,弯曲,位于胚乳的周围。气微,味微辛。以粒大、饱满、色棕黑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灰棕色。①淀粉粒类圆形,偶见多角形,直径2-25μm,脐点点状,隐约同见;复粒由数十至数百单粒聚合成团块状。②外果皮栅状细胞1列,长136-187μm,直径约17μm,外壁及侧壁不规则增厚;顶面观呈多角形壁厚约7μm,棕色。③种皮内表皮角质层碎片长条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多巨卷,常带有壁呈波形或不规则长方形的种皮细胞。此外,可见脂肪油滴,具有六角形雕纹的花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炮制: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5-7-26 15:06 , Processed in 0.134273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