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臭菜

回复0 | 查看81
楼主
小编(21级)
楼主2023-5-14 06:49:20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非常用药
名称: 臭菜
别名: 臭花菜、羊角菜、臭花菜籽、白花菜子
出处: 出自《国药提要》。
来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性味: 温、小毒。辛、苦
归经: 心、脾
功效: 活血止痛、祛风散寒、去湿
应用举例: ①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②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③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研末,桑枝一两,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④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二两,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痢疾:鱼腥草六钱,山查炭二钱。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⑥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八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⑧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七钱,水煎服。(《陕西草药》)  ⑨治痈疽种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⑾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用法: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①《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②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性状: 干燥种子,呈扁圆形,极细小,直径O.5~1毫米,厚0.5毫米。外皮黑褐色或黑色,粗糙不平,有细密的蜂窝状麻纹,规则地排列成同心环状,边缘有一小缺口,种仁黄色,稍有油性。气微,味苦。以干燥、颗粒饱满、色黑、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北。性状鉴别种子扁圆形,直径1-1.5mm,厚约lmm,边缘有一深沟。表面棕色或棕黑色,粗糙不平,于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突起的细密网纹,网孔方形或多角形,排列较规则或呈同心环状。纵切面可见“U”字形弯曲的胚,胚根深棕色,子叶与胚根等长,淡棕色,胚乳包干胚外,淡黄色,油质。气无,味苦。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壁厚,呈乳头状突起或数个乳突连接成毛状,内含棕色色素,于横切面四周呈轮齿状;表皮下为色素层,细胞呈长条形,切向延长,略呈规则波状:其下方为1列石细胞,40-6μm,直径4-10μm;种皮内表皮为l-2列石细胞,切向延长排列,长60-80μm,直径12-16μm。胚乳及胚全为薄壁组织,内含脂肪油等物质。
炮制: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晒干。 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5-7-26 15:03 , Processed in 0.690814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