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羊蹄草 | 
                        
                            
| 别名: | 红背叶、叶下红、红背叶、一点红 | 
                        
                            
| 出处: | 出自《贵州草药》 |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 | 
                        
                            
| 性味: | 凉。苦 | 
                        
                            
| 归经: |  |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尿、消炎、散瘀消肿 | 
                        
                            
| 应用举例: |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一点红、古羊藤各等量,每斤煎取浓液500毫升。3个月~3岁,每次20~40毫升;三岁以上酌增。  2、大叶性肺炎:一点红、岗梅各1两,十大功劳0.5~1两。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泌尿系感染,睾丸炎:一点红、狗肝菜各1斤,车前草半斤。加水1500毫升,煎成5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4、麦粒肿:一点红、千里光、野菊花各5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5、疖,蜂窝组织炎,脓肿,乳腺炎,甲沟炎:一点红、穿心莲、白花蛇舌草、鸡骨香、两面针各50克,共研细粉。高压消毒后,加凡士林至1000克,即成25%的药膏。敷患处,每日一次。  6、接断趾:一点红、千里光各等量。捣烂,加红糖少许外敷。治疗前首先清创,正确复位,皮肤缝合,小夹板固定,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用25%穿心莲溶液清洗伤口。 | 
                        
                            
| 用法: |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缚患处。 | 
                        
                            
| 注意事项: | 《贵州民间药物》:“忌酒、豆腐及生冷食物。” | 
                        
                            
| 性状: | 干燥全草。长约30厘米左右,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多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或黄褐色。叶纸质,多皱缩,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干枯,花多脱落,仅存花托及总苞,苞片茶褐色,干燥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以足干、叶多者为佳。性状鉴别全草长约30cm。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少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纸质。头状花序干枯,花多已脱,花托及总苞残存,苞片茶褐色,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以干燥叶多者为佳。 | 
                        
                            
| 炮制: | 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