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羊角藕 | 
                        
                            
| 别名: | 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断肠草、羊角柳、沥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大羊角扭蔃、华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黄葛扭、螺心鱼、花拐藤、金龙角、羊角拗 | 
                        
                            
| 出处: | 出自《中国药植志》 | 
                        
                            
| 来源: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 性味: | 寒、毒。苦 | 
                        
                            
| 归经: |  | 
                        
                            
| 功效: | 杀虫、解疮毒、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痒、强心、通经活络、祛风逐湿 | 
                        
                            
| 应用举例: | ①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疥癣:羊角扭叶适量,煎汤温洗。(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多发性脓肿,腱鞘炎,毒蛇咬伤,跌打骨折:羊角扭叶粉末适量,用酒水调和温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乳痈初期:羊角拗鲜叶、红糖同捣烂,烤热外敷。(《福建中草药》) | 
                        
                            
| 用法: | 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 
                        
                            
| 注意事项: | ①《本草求原》:有毒,能杀人,不可入口。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有剧毒,不能内服。
1.《本草求原》:有毒,能杀人,不可入口。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有剧毒,不能内服。 | 
                        
                            
| 性状: | 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略弯曲,多截成3O-60cm的长段;表面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及纵皱纹,粗枝皮孔灰白色,横向凸起,嫩枝密布灰白色小圆点皮孔;质硬脆,断面黄绿色,木质,中央可见髓部。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椭圆状长圆形,长3-8cm,宽2.5-3.5cm,全缘,中脉于下面突起。气微,味苦。有大毒。以茎枝幼嫩、叶多者为佳。 | 
                        
                            
| 炮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