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艳山红 | 
                        
                            
| 别名: | 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花、清明花、大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鹈鴂、巂周、子巂鸟、周燕、鶗鴂、杜宇、子规、谢豹、怨鸟、催归、阳雀、巂、子归、阳雀、杜鹃 |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 
                        
                            
| 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 性味: | 平、毒、温。甘、酸 | 
                        
                            
| 归经: | 心 | 
                        
                            
| 功效: | 止血、补虚、止痒、痈肿、通便、活血、祛风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解毒杀虫、化痰止咳 | 
                        
                            
| 应用举例: | ①治月家病,经闭干瘦:映山红二两。水煎服。  ②治跌打疼痛:映山红子(研末)五分。用酒吞报。  ③治流鼻血:映山红花(生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④治白带:杜鹃花(用白花)五钱,和猪脚爪适量同煮,吃汤和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治白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杜鹃花,猪脚爪,同煮。2.治鼻衄方(《贵州草药》):映山红花,当归,水煎服。 | 
                        
                            
| 用法: | 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0.5~1钱;鲜用1只。
内服:煮食,1-2只;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薄切贴敷。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 性状: |  | 
                        
                            
| 炮制: | 烧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