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芒硝

回复0 | 查看130
楼主
小编(21级)
楼主2023-5-13 21:04:49 使用道具 只看此人 举报
非常用药
名称: 芒硝
别名: 盆消
出处: 《别录》
来源: 《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性味: 寒、无毒。咸、苦、辛、甘
归经: 胃、大肠、肝、肾、肺、脾、三焦、小肠
功效: 泻热、润燥、痈肿、软坚、消肿、清心、通便、通经、清火、明目、通经脉
应用举例: ①治阳明病,腹满而喘,有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鞕:大黄四两(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②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伤寒论》大陷胸汤)  ③治关隔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芒硝三两,纸裹三、四重,炭火烧之,令内一升汤中尽服,当先饮汤一升,已吐出,乃服之。(《肘后方》)  ④治食物过饱不消,遂成痞膈:马牙硝一两(碎之),吴茱萸半升(陈者)。煎取吴萸浓汁投硝,乘热服,良久未转,更进一服。(《经验方》)  ⑤治小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芒硝纳汤中,取浓汁以拭丹上。(《子母秘录》)  ⑥治火丹毒:水调芒硝涂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眼有翳:芒硝一大两,置铜器中,急火上炼之,放冷后,以生绢细罗,点眼角中,每夜欲卧时一度点。(《孙真人食忌》)  ⑧治小儿重舌:马牙消馀舌下。(《延龄至宝方》)  ⑨治小儿鹅口:细研马牙消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简要济众方》)  ⑩治漆疮:芒硝五两,汤浸以洗之。(《千金方》)  ⑾治代指:单煮川芒硝汤渍之。(《圣惠方》)
用法: 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④《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性状: 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为棱柱状或长方形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质脆。气无,味苦咸而有清凉感。以无色透明,块状结晶者为佳。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表面被一层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显钠盐与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古代本草将芒硝结晶之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马牙硝,实与芒硝为一物。
炮制: 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注: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看病请到正规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倪师之家

GMT+8, 2025-7-27 04:36 , Processed in 0.120220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返回顶部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