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扶突
|
别名:
|
水穴,水泉。
|
归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定位:
|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
解剖:
|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
主治:
|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
穴义:
|
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
|
针刺:
|
直刺0.5~0.8寸。
|
备注:
|
|
名词解释:
|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扶突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扶突。2)水穴、水泉。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
|
配伍:
|
配合谷治瘿气。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滞重。
|
规律:
|
水湿之气吸热后上行头面天部。
|
倪师注解:
|
扶突穴正好在喉结这边,在脖子上下针时,用手指头先把筋捉住,然后顺指头推进去,有动脉在这边,要把脉移开来,下五分,要下很浅。这穴道用的不多,除非是很严重的喉咙肿胀,没有声音的,讲话讲不出来。书上说,喉中如水鸡(青蛙)声,你们听过水鸡叫没有?以前乡下听过,声音比较尖锐一点,表示讲话声音变调了。
|
治法:
|
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