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耳门
|
别名:
|
|
归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定位:
|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
解剖:
|
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
主治:
|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
穴义:
|
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
针刺:
|
直刺0.5-1寸;可灸。
|
备注:
|
|
名词解释:
|
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
配伍:
|
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和冷降的地部经水。
|
规律:
|
大部分水气冷降为地部经水,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禾髎穴,经水则下行并循耳孔流入体内。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注:开口出现洞,最上面的就是
|
治法:
|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