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阴市
|
别名:
|
阴鼎。
|
归经:
|
足阳明胃经
|
定位:
|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
解剖:
|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
主治:
|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
穴义:
|
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
|
针刺:
|
直刺l~l.5寸。
|
备注:
|
本穴因汇集的经水多而性寒凉,地部经水较少气化,其功用即为汇聚上源经水并传输给胃经下部经脉,如在本穴施以艾灸则会改变本穴固有的寒凉特性,促使穴内经水的气化,穴内的经水则会因此而变得干少,经水不足也就不能濡养胃经梁丘穴以下经脉诸穴,故而经书对阴市穴作出禁灸的规定。
|
名词解释:
|
1)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阴市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故名阴市。2)阴鼎。阴,水也。鼎,炉鼎也。阴鼎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且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因受脾土所传之热,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故名阴鼎。
|
配伍:
|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痿痹。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经水气化之气。
|
规律:
|
地部经水汇聚本穴后循胃经下行梁丘穴,气化之气则上行天部。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未解
|
治法:
|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