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公孙
|
别名:
|
|
归经:
|
足太阴脾经
|
定位:
|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
解剖:
|
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
主治:
|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
穴义:
|
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在此化为天部的水湿风气,足太阴络穴,冲脉足太阴之会。
|
针刺:
|
直刺0.6~1.2寸。
|
备注:
|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参考资料: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
名词解释:
|
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穴名解。
|
配伍:
|
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富含水湿的风气。
|
规律:
|
循脾经上传商丘穴及传于胃经。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注:凸骨的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主冲脉,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胀、鼓胀通通可以用公孙。"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穴配上内关穴。任何的胃并心脏并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肺并心脏肥大,公孙通通可以治。你要问病人什么病时,因他一直喘,无法回答你。公孙内关针下去,就可以跟你讲话了!当胃痛时,内关还没用到,公孙下去也就好了。甚至在发心脏病的时候,摸公孙都会摸到一个硬块。临床上病人胃出血一般不下足三里,因为是足三里胃的本穴,病人会吐更多血,所以下公孙。同样的,公孙可以治妇女怀孕恶心、呕吐啊,当然有人参、半夏、生姜可以用,但用针灸的话,足三里、公孙也可以治妊娠呕吐。
|
治法:
|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
穴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