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
|
肝俞
|
别名:
|
|
归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定位:
|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解剖:
|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
主治:
|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
穴义:
|
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
针刺:
|
斜刺0.5~0.8寸。
|
备注:
|
肝的背俞穴。
|
名词解释:
|
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
配伍:
|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
特征:
|
气血物质为阳热的水湿风气。
|
规律:
|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
倪师注解:
|
倪海厦老师:注:第九椎下旁开一寸半,有肝病压痛。阴部有玻痨瘵:肺结核,脸色黄黄的。下针的时候或灸的时候,都是两边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两边一起做,不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在四肢上取穴的时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疗中风,下针的时候,一定是先扎好的地方,再扎患侧。治结核的大穴,常用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还有第七椎外开一寸半的膈俞,这四个穴道同时在灸。
|
治法:
|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
穴位图:
|
|